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症状较轻或中度的患者,通常作为首选方案,以下是常见方法:
物理治疗:通过牵引、按摩、电疗等手段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受压。牵引可以减少腰椎压力,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减轻疼痛及炎症,肌肉松弛剂可缓解肌肉痉挛,神经保护剂可改善神经功能。长期应用需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或肝肾损伤。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提重物、久坐或久站,同时加强腰背部肌群锻炼,如小燕飞等动作,可增强脊柱稳定性。
2.介入治疗
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加重,可考虑微创干预:
射频消融或臭氧消融:通过针刺技术缩小突出的椎间盘体积,减轻对神经的压迫。操作时间短,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
神经根封闭:采用局麻药和激素混合物注射到压迫部位周围,以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这种方法效果较快但可能是暂时性的。
3.手术治疗
如果长期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无效,且出现严重症状,例如持续性剧烈疼痛、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则应及时选择手术:
椎间盘切除术:通过传统开放或微创手术移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神经压迫。
脊柱融合术:对于伴有脊柱不稳或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可通过植入器械固定相关椎节,恢复脊柱稳定性。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适用于部分年轻患者,通过替代病变椎间盘保持脊柱活动度,但需严格评估。
4.康复与随访
手术或介入治疗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并定期随访以观察恢复情况,防止复发。康复过程中强调循序渐进,不宜过早负重活动。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需结合具体病情选择个性化方案,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或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