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发生频率:
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中的发生率高达30%,尤其在产后和绝经期女性中更为多见。
2.症状表现: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运动时会出现尿液外漏。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或体重增加而加重。
3.原因:
骨盆底肌肉衰弱:这种情况多见于多次分娩、肥胖以及长期便秘等。
荷尔蒙变化:绝经后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括约肌和膀胱壁变薄。
手术或创伤:如子宫切除手术,可能会破坏骨盆底的神经和肌肉。
4.治疗方法:
盆底肌训练:通过凯格尔运动来增强骨盆底肌肉的力量,每天进行至少三次,每次收缩保持5至10秒。
行为疗法:包括减少液体摄入量、避免含咖啡因饮料,以及规律排尿习惯。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定药物,如局部雌激素等。
手术治疗:严重情况下,可考虑手术,例如悬吊术或网片植入,以提供额外支持。
5.预防措施:
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减少对骨盆底的压力。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减少对骨盆底的负担。
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尤其是在怀孕期间及产后,有助于预防骨盆底肌肉松弛。
及时关注身体信号,并在出现症状后尽快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能够有效改善和控制压力性尿失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