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
眼肌无力:主要累及眼外肌,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等。
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疾病,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广泛的肌肉无力。
2.症状范围:
眼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部,如眼睑下垂(单侧或双侧),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
重症肌无力:除了眼部症状,还会出现面部表情肌、吞咽肌、呼吸肌和四肢肌肉无力等多系统症状。
3.发病年龄:
眼肌无力:常见于任何年龄,特别容易发生在中年人。
重症肌无力:多见于年轻女性和老年男性,但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
4.检查方法:
眼肌无力:通过临床表现和简单的眼科检查即可诊断。
重症肌无力:需要神经电生理检查、抗体检测、胸腺影像学检查等来确诊。
5.治疗方式:
眼肌无力:一般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重症肌无力: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还可能需要手术如胸腺切除。
6.预后:
眼肌无力: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重症肌无力:尽管通过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但病程较长且有反复发作的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眼肌无力与重症肌无力在发病机制、症状范围、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案上存在显著差异。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早期发现和正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