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操作

2024-11-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新生儿眼底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通过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及时诊断和处理潜在的眼部疾病,以保护新生儿的视力健康。

1.准备工作:

a.环境:确保光线适中,保持室内安静。

b.器械:包括间接检眼镜、扩瞳药物(如0.5%-1%的托吡卡胺)、消毒棉签等。

c.人员:通常需要一名眼科医生和一名辅助人员。

2.扩瞳:

a.使用0.5%-1%的托吡卡胺滴眼液,每隔5-10分钟滴一次,共2-3次。

b.等待15-30分钟以确保瞳孔充分扩张。

3.固定新生儿:

a.将新生儿平放在检查台上。

b.由辅助人员轻柔但稳固地固定新生儿头部和四肢,避免其移动。

4.检查过程:

a.医生佩戴间接检眼镜,并使用光源照射新生儿的瞳孔。

b.通过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重点观察视盘、黄斑区和周边视网膜。

c.确保检查视野覆盖全面,必要时调整新生儿头部角度。

5.记录和分析:

a.记录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如视网膜出血、黄斑病变或其他病理改变。

b.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6.后续管理:

a.如有异常发现,建议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和治疗。

b.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随访频率。

在进行新生儿眼底筛查时,需要确保操作环境和仪器的无菌状态,避免交叉感染。扩瞳药物应用应谨慎,避免过量,以减少副作用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