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定义及特异性:
抗SM抗体是指针对核小分子核糖核蛋白中的一种特定蛋白质Sm的自体免疫抗体。
其存在通常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在该病患者中约见于20-30%。
2.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SM抗体是SLE的标志性抗体之一。尽管其在SLE患者中的检出率不高,但其特异性很高,几乎只在SLE中出现。
预后评估:抗SM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往往有较高的疾病活动性,这有助于预后评估和疾病监测。
3.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法以及免疫印迹法。
检测频率:一般建议在SLE初次诊断时进行检测,以帮助确定病情。一旦确诊,通常不需要反复检测,因为抗体状态较为稳定。
4.其他相关性:
并发症风险:抗SM抗体阳性与一些SLE并发症,如狼疮性肾炎、神经系统受累等有一定关联。
特异性高但灵敏度低:抗SM抗体虽然特异性高,但其灵敏度较低,仅能在部分SLE患者中检测到。
抗SM抗体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由于其灵敏度较低,通常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