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炎症反应:骨折后,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这是为了帮助修复受损组织。这一过程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导致局部肿胀。
2.血液循环改变:骨折会影响受伤区域的血液流动,尤其是在下肢。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和淋巴液可能在脚部积聚,从而引起肿胀。
3.活动减少:骨折后活动受限,肌肉活动减少,导致静脉回流减慢,使得患处容易肿胀。
4.软组织损伤:骨折往往伴随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包括韧带、肌腱和肌肉。这些组织的恢复也需要时间,并可能在愈合过程中持续引发肿胀。
5.石膏或夹板固定:如果使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可能会影响局部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加重肿胀感。
6.感染或并发症:虽然不常见,但如果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也可能导致持续肿胀。
尽管脚部肿胀可能是正常的愈合现象,但如出现剧烈疼痛、温度升高或渗液等症状,应尽早就医以排除其他问题。保证合理的休息和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并应按照医生的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