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中脘穴:位于上腹部,通常在肚脐和胸骨下端连线的中间位置。中脘穴是调理胃部功能的重要穴位,能有效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胀气。
2.天枢穴:位于腹部,与肚脐水平线左右各两指宽的位置。天枢穴对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肠蠕动有显著效果,经常用于改善便秘和胀气。
3.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四指宽处。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体的全身强壮要穴,能增强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及胀气。
4.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肌肉隆起处。刺激合谷穴有助于调节全身气机,缓解腹部不适。
5.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约1.5寸的位置。气海穴是补气壮阳、温阳散寒的要穴,能够帮助改善腹胀及消化不良症状。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有效帮助缓解因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胀气问题。在使用按摩法时,动作应柔和、力度适中,以避免过度刺激造成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