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完全性瘫痪

2024-12-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病情分析:不完全性瘫痪是指身体某一部分的肌肉力量减弱,但仍然保留一定程度的活动能力。与完全性瘫痪相比,不完全性瘫痪的患者并没有完全失去运动功能,这意味着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后,仍有部分神经信号能够传递。

1.不完全性瘫痪通常涉及脊髓或周围神经的损伤。其常见原因包括创伤性损伤(如脊髓损伤)、中风、感染、肿瘤或多发性硬化症等。

2.在临床表现上,不完全性瘫痪可能伴随肌肉无力、感觉减退或反射改变。由于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症状可以在不同个体间显著差异。

3.神经康复疗法对不完全性瘫痪患者非常重要,通过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其他形式的康复,可以改善肌肉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4.评估不完全性瘫痪的程度通常使用肌力分级系统,在1到5之间进行评分,其中1为最严重,5为正常。

不完全性瘫痪是神经系统受损后肌力减弱但未完全丧失的一种状态,早期干预和持续性康复对于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