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针灸:通过在体表特定穴位插入细针,刺激神经末梢,促进气血流通。通常每次治疗持续20至30分钟,每周进行2至3次,根据病情需要疗程长度可为数周至数月。
2.按摩:通过对特定部位的手法操作,如按压、揉捏、拍打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增强气血运行。每次按摩时间一般为30至60分钟,每周可进行1至2次。
3.艾灸:将艾绒点燃后悬于体表或穴位上,通过热力和药物成分渗透皮肤,达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效果。每次施灸时间约为15至30分钟,每周进行2至3次。
4.拔罐:利用负压将罐具吸附于皮肤表面,对深层组织产生刺激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每次拔罐时间为10至15分钟,每周进行1次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频率。
5.药物治疗:使用中药内服或外敷,通过药物成分调理机体内部平衡,配合其他疗法加速经络疏通。常见的中药有丹参片、活血化瘀汤剂等,使用需根据医生建议。
经络疏通的方法多样,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宜的疗法,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