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清洁和皮肤护理:
每次排便后应及时、彻底地清洁肛周皮肤,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
保持皮肤干燥,使用吸水性强的护理垫或成人纸尿裤。
涂抹保护性的屏障霜如氧化锌软膏,防止皮肤长时间接触粪便而引起损伤。
2.饮食调理:
提供高纤维的饮食,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以帮助形成正常的大便。
充分摄入液体,每天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以防止便秘和促进正常排便。
3.规律排便训练:
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有助于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一般选择早餐后,因为这时胃结肠反射最为活跃。
鼓励患者在感觉便意时立即去卫生间,不要延误。
4.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便剂或缓泻剂,如聚乙二醇3350,以减轻便秘症状。
针对腹泻的情况,可使用抗腹泻药物,但需谨慎使用并遵从医嘱。
5.物理治疗和康复:
进行骨盆底肌肉训练,即凯格尔运动,以增强控便能力。每天坚持做3-4次,每次收缩10秒,放松10秒。
使用生物反馈治疗,提高患者对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6.心理支持:
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
鼓励家属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护理,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护理过程中应始终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