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老年人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据统计,约有30%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质营养不良。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类人群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如果饮食不均衡,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母亲和胎儿或婴儿的健康。研究表明,孕妇每日需要额外增加25克蛋白质摄取量。
3.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对蛋白质需求较高。如果饮食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全球范围内,约有45%的5岁以下儿童因蛋白质营养不良而面临生长迟缓问题。
4.素食者和严格的素食主义者:由于植物性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且某些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这类人群如果不注意饮食搭配,也可能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
5.慢性疾病患者:例如肝硬化、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干扰蛋白质的代谢和吸收,增加蛋白质营养不良的风险。数据显示,约有20%-60%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蛋白质营养不良的问题。
6.贫困地区居民:经济条件差,食品供应不足,特别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肉类、奶制品)缺乏,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更易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指出,约75%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人口存在蛋白质营养不良问题。
确保以上高发人群的饮食中包含足够的高质量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鱼、蛋、奶制品、大豆制品),同时注意补充其他营养成分,有助于预防蛋白质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