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身体状况与适应症
对于发热、感染性疾病患者,刮痧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宜进行。
孕妇特别是妊娠早期和晚期慎用刮痧,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应避免刮痧,尤其在颈部和胸部。
皮肤有破损、炎症或过敏者,刮痧会导致创面感染或加重过敏反应。
2.操作部位
刮痧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无骨骼突出的位置,如背部、四肢等区域。
避免在关节、喉咙、眼睛周围及大动脉分布密集处进行刮痧。
不要在静脉曲张、伤疤、肿瘤以及淋巴结附近施行刮痧。
3.工具和手法
使用材质光滑、边缘圆润的专业刮痧板,防止皮肤损伤。
刮痧过程中应使用适量的润滑剂,如婴儿油或刮痧专用油,以减少摩擦力。
力度应从轻到重,逐步增加,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下出血或瘀斑。
4.环境与卫生
操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适宜,避免受凉。
刮痧板和润滑剂需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每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每个部位建议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
5.刮痧后的注意事项
刮痧后应避免立即洗澡,特别是冷水浴,以免感冒或受寒。
刮痧后多喝温水,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
刮痧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明显的情况,需暂停刮痧,并就医处理。
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家庭刮痧,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同时,若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