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肠易激综合征(IBS):这是导致大便后仍有排便感的常见原因之一。IBS会引起肠道蠕动异常,导致排便不完全的感觉。一些研究显示,约10-15%的成人患有IBS。
2.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部分或全部从肛门突出,导致无法完全排空粪便。据统计,直肠脱垂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女性。
3.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肠道壁增厚和溃疡,从而影响正常的排便过程。全球每10万人中约有5-20人受到这些疾病的影响。
4.饮食纤维不足: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和有助于形成正常的粪便形态。每天推荐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但许多人实际摄入量不足,导致排便困难和不完全排空的感觉。
5.心理因素:焦虑和压力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排便后仍有残留感。心理因素在一些病例中可占到总发病率的30-40%。
6.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肌肉的异常收缩或松弛不当会影响排便效率。盆底肌肉功能障碍在经历过分娩的女性中较为常见。
建议那些长期出现大便后仍有排便感的情况者应寻求专业医疗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