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早产儿
研究表明,早产儿发生真性小眼球的概率较高。由于胎儿眼球在妊娠晚期迅速发育,早产可能导致眼球发育不全,从而增加真性小眼球的风险。
2.遗传性疾病
多种遗传性疾病与真性小眼球相关,如先天性小眼球综合征、马方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常伴有其他系统性发育异常,需要进行全面的遗传咨询和检查。
3.母亲孕期暴露于致畸因素
孕期接触某些药物、化学品或遭受病毒感染(如风疹)可能增加胎儿发生真性小眼球的风险。例如,孕期服用某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眼部发育异常。
4.地理区域特定人群
一些特定地理区域,如某些偏远地区,由于缺乏医疗资源或营养不良等问题,真性小眼球的发病率可能较高。这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孕期保健和新生儿筛查。
早产儿、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儿童、孕期暴露于致畸因素的婴儿及特定地理区域的人群是发生真性小眼球的高危人群。加强孕期管理和新生儿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