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ACE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卡托普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对于大多数子宫癌患者来说,这类药物较为安全,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干咳副作用。
2.ARBs(如缬沙坦、氯沙坦):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达到降压效果。其副作用相对较少,是高血压合并子宫癌患者的理想选择。
3.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地尔硫卓):这类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导致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其使用较为安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4.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这类药物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水分和钠的积蓄,从而降低血压。在监测电解质平衡的前提下,利尿剂也是一种有效且较为安全的选择。
尽管上述药物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选择,但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皆不同,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保持定期随访和监测,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