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床医学上称为遗尿症。在5岁以上儿童中,约有15%的孩子仍会出现尿床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逐渐下降,到10岁时,大约3%的孩子仍会尿床。
2.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遗尿症指孩子从未完全控制夜间排尿,而继发性遗尿症则指孩子在至少6个月内无尿床情况后再次出现尿床。10岁孩子若是继发性遗尿症,应特别重视,因为可能涉及心理或生理因素。
3.引起遗尿症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膀胱功能不成熟、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深度睡眠模式及心理压力等。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有尿床史,孩子发生遗尿症的概率约为40%;若双亲均有此情况,概率可达70%。
4.在处理尿床问题时,首先需排除器质性病变,如尿路感染、糖尿病或神经系统异常。这通常通过简单的尿检和体格检查即可完成。
5.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家庭环境的变化、学校压力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从而导致尿床。因此,需要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内心状况。
如果10岁孩子长期尿床且无明显改善,建议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详细评估,以便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