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中沉淀物的常见原因:
正常生理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尿中可能会出现磷酸盐、尿酸盐等沉淀物,这些沉淀物通常在尿液冷却时形成,并不代表疾病。
饮食影响:摄入大量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如菠菜、甜菜等,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矿物质沉淀。
脱水:当身体缺乏足够的水分时,尿液中的固体物质浓度增加,可能形成沉淀物。
2.可能与疾病相关的情况:
感染和炎症: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可导致尿液中出现脓细胞、白细胞等沉淀物。
肾结石:尿中可能出现微小的结石颗粒或碎片,这些结石通常由钙、草酸盐、尿酸等成分构成。
肾脏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肾脏疾病有时也会导致尿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管型等沉淀物。
3.检查和诊断:
尿常规检查: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分析尿液中的成分,识别是否存在异常沉淀。
显微镜检查:显微镜下观察尿沉渣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如细胞类型、结晶形态等。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肾结石或其他结构性异常。
尽管尿中出现沉淀物不一定表示严重问题,但如果持续观察到这种情况,特别是伴随疼痛、血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医学检查和诊断,可以明确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