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标准抗结核药物方案通常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这些药物需联合使用6至12个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药物监测: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监测,以便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
2.手术干预:
清创术:若有脓肿或坏死组织,通过手术清除感染源。
骨移植: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骨移植修复受损颅骨。
引流术:当存在大量脓液时,需要通过引流减少压力和感染扩散风险。
3.辅助治疗:
营养支持:提高营养摄入,包括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物理治疗:在康复阶段,适当的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功能。
4.随访管理:
定期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临床随访:包括观察局部症状及全身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颅骨结核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手术及辅助治疗手段,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