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定期随访: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影像检查,如乳房X线摄影(钼靶)或磁共振成像(MRI)。
2.手术治疗后护理:手术是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乳房切除术和乳房保留术。术后护理包括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遵医嘱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在术后恢复期需经常观察切口情况,如有红肿、疼痛或渗出液增多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3.放射治疗:对于接受乳房保留术的患者,术后通常会进行放射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放疗期间皮肤可能出现红肿、脱皮等反应,需使用低刺激性的护肤品,并避免长时间曝露在阳光下。
4.激素治疗:部分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激素治疗,如他莫昔芬。这类药物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潮热、恶心等,应按时服药并密切观察身体反应,与医生保持沟通。
5.心理支持:由于癌症诊断本身可能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及其家属应重视心理健康。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参加支持性团体交流,共同面对疾病挑战。
6.生活方式调整: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应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规律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有研究表明,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在积极治疗和良好护理下,预后通常较好。定期随访和科学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