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临床评估:
病史记录: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严重程度及可能的诱因。
体格检查:重点在于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肠鸣音是否增强或减弱等异常表现。
2.实验室检查:
血液分析:检测是否存在贫血、电解质失衡或炎症标志物升高。
粪便检查:排除感染性原因导致的类似症状。
3.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用于初步筛查小肠扩张或气体积聚等异常。
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腹部结构图像,有助于排除机械性梗阻。
小肠造影:通过饮用造影剂后拍摄X线片,观察小肠的形态和功能变化。
4.内镜检查:
胃镜和结肠镜:排除胃和大肠的问题,确保症状确实来自小肠。
小肠镜:直接观察小肠内部情况,但因为技术难度较大,使用较少。
5.功能性测试:
小肠传输试验:通过口服标记物,观察其在小肠中的运输速度。
气囊扩张试验:测量小肠对扩张压力的反应,评估其运动功能。
6.核医学检查: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利用放射性标记的食物或药物,监测其在消化道中的移动情况。
慢性小肠假性梗阻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结果,并与其他可能的疾病进行鉴别。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