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泻药类别及作用机制:
容积性泻药: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如植物纤维素。这类药物通常在24-72小时内起效,非常适合长期使用。
渗透性泻药:吸收肠道中的水分进入大便,使其变软并容易排出,如乳果糖和聚乙二醇。效果一般在24-48小时内显现。
刺激性泻药:直接刺激肠壁以增加蠕动,如比沙可啶和番泻叶。这类药物通常在6-12小时内起效,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润滑性泻药:通过润滑大便使排便更顺畅,如矿物油。起效时间一般在6-8小时。
2.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容积性或渗透性泻药常作为首选,因为它们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管理。
急性便秘或需快速改善者可能会考虑刺激性泻药,但应注意不宜长期使用,以避免依赖和电解质失衡。
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患有特定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泻药。
3.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导致肠道依赖,降低自然蠕动能力。
滥用泻药可引发脱水、电解质失衡等问题,特别是钾缺乏。
使用任何泻药时,都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支持正常肠道功能。
对于便秘的管理,除了泻药,还应考虑饮食调整、增加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便秘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以获得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