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来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肿瘤的性质(良性或恶性)以及制订进一步的处理计划至关重要。
2.组织活检:通常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肿瘤的病理性质。活检可以通过穿刺获取组织样本,也可以在必要时通过手术方式获得。病理分析能够提供关于肿瘤类型和潜在恶性程度的重要信息。
3.多学科会诊:可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影像和病理结果,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这可能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等不同的治疗方式,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4.手术干预:如果肿瘤被确认为良性且没有引起明显症状,医生可能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怀疑或确认为恶性的肿瘤,通常会考虑通过手术进行切除,以防止进一步的发展和扩散。
5.后续治疗和监测:术后或非手术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随访的频率和内容视具体治疗方案及肿瘤特征而定。
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出现不明原因的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及早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