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发病原因:
骨癌通常是由于细胞在骨头中不受控制地生长,可能是原发性(起源于骨骼系统)或继发性(其他部位癌症转移至骨骼)。
骨质增生主要是由于长期机械负荷、炎症或退行性变引起的关节或骨骼边缘新骨的过度生长。
2.症状表现:
骨癌患者往往会经历持续的骨痛,夜间加重,并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疲劳、发热。
骨质增生的疼痛通常与活动相关,休息后缓解,并且多发生在中老年人。
3.影像学检查:
骨癌在X射线、CT或MRI上常显示骨破坏、异常肿块,有时可见软组织肿胀。
骨质增生则表现为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和硬化。
4.病理特征:
骨癌的病理检查显示恶性细胞,细胞核异型性和异常的有丝分裂。
骨质增生的病理检查看到的是正常骨细胞排列无异常增殖。
5.治疗方法:
骨癌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措施。
骨质增生更多依赖于物理治疗、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生活方式调整,比如运动调节等。
骨癌和骨质增生尽管都涉及骨骼问题,但其病因、症状及诊治方法完全不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