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冠状动脉,在此过程中,有斑块在血管壁上形成并导致血管腔变窄。这种狭窄限制了血液流向心肌,导致心肌缺血。当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可能诱发心肌细胞的死亡,即心肌坏死。
2.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对缺血非常敏感。如果缺血时间较短,心肌细胞可能恢复正常功能。如果缺血时间过长,比如超过20-30分钟,心肌细胞开始不可逆转地受损,发生坏死。
3.血流完全阻断:在某些情况下,血管内的斑块可能破裂并导致血栓形成,完全阻挡血液流动,这通常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这是一种严重心肌坏死的形式。
4.慢性影响:持续的心肌缺血,即使不立即导致心肌坏死,也可能导致心肌纤维化或心力衰竭等长期并发症。
心肌坏死不仅取决于缺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还受到个体差异、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医疗措施的影响。及时识别和管理慢性心肌缺血对于预防心肌坏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