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约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以上的胃溃疡病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根除细菌后,溃疡复发率显著降低,从60%-80%降至约5%-10%。
2.对于患有糜烂性胃炎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胃黏膜炎症反应,部分患者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腹痛、烧心)会有明显缓解,但某些情况下仍需配合药物治疗。
3.幽门螺杆菌也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将胃癌的发生风险降低30%-50%,尤其是在早期感染时即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胃癌的发生还受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不能仅通过细菌根除完全避免。
4.非溃疡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表现为胃胀、嗳气等症状,尽管部分病例中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感染,但研究显示,仅根除细菌的有效率在15%-20%,更多患者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5.长期胃病患者可能存在胃黏膜萎缩或肠上皮化生等不可逆病变,这类改变即便根除了幽门螺杆菌,也无法恢复正常结构,需定期胃镜监测以评估疾病发展情况。
即使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仍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烟酒刺激和过度精神压力,以进一步保护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