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在肝硬化的早期,肝脏通常因慢性炎症和脂肪沉积而增大。这一阶段,肝细胞受损但仍在试图修复,容易伴随纤维组织生成和血流循环障碍,导致肝脏明显比正常偏大。多数情况下,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这种肝脏增大的表现。
2.随着病程发展,肝细胞持续受到破坏,功能逐渐丧失,纤维化组织取代了正常肝组织。最终,这种不可逆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会引起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并使其整体体积减小,呈现“缩小性肝硬化”。此时,肝脏不仅变小,还可能质地变硬,这也是疾病进入晚期的重要标志。
3.在某些特殊类型的肝硬化中,例如酒精性肝硬化或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不同个体的肝脏大小变化可能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即使到了晚期也会显示肝脏继续增大。
肝硬化对肝脏大小的影响与疾病的进展程度及具体病因密切相关,需通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