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病因:痛风主要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不足。尿酸是嘌呤分解的终产物,嘌呤存在于许多食品中,如红肉、海鲜和酒精饮料。
2.临床表现:急性痛风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关节疼痛、肿胀和红肿,最常见于大脚趾,也可影响脚踝、膝盖、手腕等部位。无治疗时,疼痛可能持续几天到几周。慢性痛风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3.检查与诊断:通过血液检测尿酸水平可以帮助诊断痛风,但并非所有尿酸水平升高者都会发病。关节液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更具诊断意义。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或CT扫描可用于评估关节损伤。
4.治疗:急性发作期通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长期管理以降尿酸药物为主,如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同时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减少嘌呤摄入。
5.预防: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嘌呤食物,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和戒烟也有助于降低发作风险。
痛风是一种可控但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来进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