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手术原理:心脏射频消融通过在心脏内插入一根细长柔软的导管,导管末端发出射频能量,该能量产生的热量可以破坏或隔离心肌中的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心律。
2.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某些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等。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射频消融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3.手术流程: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轻度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X线成像技术监控导管的位置,并准确定位异常电信号区域。手术时间因复杂程度而异,一般需要2至4小时。
4.风险和并发症:如同其他介入性操作,射频消融也存在一些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心包填塞以及心动过缓等较为罕见的并发症。但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5.预后:大多数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后,心律失常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部分甚至达到痊愈的效果,但少数患者可能需要重复手术。
心脏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先进的介入治疗方法,为许多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较高,术前充分评估和术后定期随访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