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发生部位
肠系膜癌结节通常指的是原发肿瘤细胞直接种植或扩散到肠系膜而形成的肿瘤性结节,位置一般出现在肠系膜组织内。
淋巴转移则是指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系统迁移到区域或远处的淋巴结,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或出现病变,常见于靠近原发肿瘤的淋巴结群。
2.成因
肠系膜癌结节多由腹腔内恶性肿瘤(如胃癌、肠癌等)晚期扩散所致,其形成机制以直接种植或血行播散为主。
淋巴转移的发生则是因为肿瘤细胞侵入局部淋巴管,通过淋巴流动到达淋巴结,逐渐形成继发性病灶。
3.病理特征
肠系膜癌结节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能呈现为孤立或多发的不规则肿块,周围伴有炎性反应或纤维化改变。肠系膜血管可能受到压迫,引起肠道循环障碍。
淋巴转移的淋巴结通常表现为肿大、轮廓圆润或不规则,在超声检查中回声减弱,增强CT扫描时显示强化,有时会出现坏死性改变。
4.临床表现
肠系膜癌结节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以及肠梗阻等症状,严重时伴有体重下降或腹水。
淋巴转移往往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如锁骨上窝或腹股沟处,也可能引起压迫相关器官的症状。
5.诊断与治疗
肠系膜癌结节的诊断通常依赖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或姑息性治疗为主。
淋巴转移的诊断需依据原发肿瘤病史、影像检查和淋巴结活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放疗或全身化疗。
肠系膜癌结节和淋巴转移在疾病机制、表现和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都提示肿瘤病情进入较为严重阶段,应及早明确病理类型并制定积极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