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值持续升高会导致胆红素脑病吗

2025-03-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黄疸值持续升高确实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这是一种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过高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的疾病。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通过肝脏处理后排出体外。当新生儿或成年人出现黄疸时,往往反映出胆红素在体内蓄积。

1.胆红素类型:主要有两种——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未经过肝脏处理,溶于脂肪,过量积累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引起脑部损伤。

2.危险人群:新生儿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其肝脏功能尚未成熟,不能有效清除体内胆红素。成年人若肝功能受损或胆道阻塞,也可能导致胆红素升高。

3.临界值:当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20毫克/分升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成年人则因个体差异,确定临界值需要专业评估。

4.症状表现:早期症状包括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异常等。进展期可能出现抽搐、听力损伤、永久性神经损伤。

5.预防与治疗:及时诊断和治疗黄疸非常重要。光疗是常用于降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手段,而换血疗法则适用于严重病例。成年人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持续监测和管理胆红素水平对预防胆红素脑病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新生儿阶段,及时介入能够避免长期神经损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