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宫颈癌筛查:主要通过宫颈涂片(巴氏涂片)或HPV检测进行。建议从21岁开始每3年检查一次,30岁以上可选择每5年与HPV检测联合进行。
2.乳腺癌筛查:通常包括乳房X光检查(乳腺钼靶)。50-74岁的女性建议每两年进行一次筛查,40-49岁根据风险因素决定开始筛查时间。
3.卵巢癌筛查:目前没有普遍推荐的筛查方法,但高风险人群可以进行CA-125血液测试和经阴道超声检查。
4.子宫内膜癌筛查:主要针对有异常出血的绝经后女性,通过子宫内膜活检进行诊断。
5.胃癌筛查:包括胃镜检查,可以用于消化道症状明显或家族史风险较高的人群。
6.结直肠癌筛查:常用的方法有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建议从50岁起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7.肺癌筛查:对于55-80岁之间、有显著吸烟史的人群,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较为有效的筛查方法。
8.甲状腺癌筛查:通过颈部超声和TSH水平检测,特别是对有家族史或放射暴露史的人群。
9.肝癌筛查:一般通过甲胎蛋白血液测试和肝脏超声,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尤其重要。
10.皮肤癌筛查:皮肤科医生通过目视检查来识别异常的痣或皮肤变化,适合于皮肤癌高发人群。
定期进行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和管理疾病,降低死亡率。选择合适的筛查项目和频率应根据个体健康状况、家族史以及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