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前准备:
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以明确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评估可能的风险和预后。
2.麻醉: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3.定位和切口设计:
根据影像学资料准确定位病灶。
在无菌环境中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以便最佳接近病变部位,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4.显微外科技术使用:
使用显微镜或者放大设备,以提高视觉精度,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小心分离血管瘤与周围组织,防止出血和损伤健康组织。
5.切除血管瘤:
在保证血流控制的前提下彻底切除病变组织。
注意止血,可能需要电凝或缝合等措施来控制术中出血。
6.术后处理:
检查手术区域是否有残留病变或活动性出血。
仔细关闭切口,可能会放置引流管以防止术后积液。
7.术后护理: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态。
根据需要进行影像学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通过这些步骤,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可以得到有效处理。手术的复杂程度因瘤的位置和大小而异,术后需要注意感染、再出血等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