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成分和来源:
豆渣瘤常被称为皮脂腺囊肿,是由于皮脂腺阻塞导致皮脂积聚而形成的。它的内容物通常为豆腐渣样物质,因而得名。
脂肪瘤则是由成熟的脂肪细胞过度增生形成的,常见于皮下组织。
2.外观特征:
豆渣瘤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的小隆起,可能带有中央黑点或开口,用力挤压时可能排出白色或黄色分泌物。
脂肪瘤通常表现为软而可移动的结节,界限清晰,不会在表面看到开口或黑点。
3.发生部位:
豆渣瘤多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面部、颈部和背部。
脂肪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肩膀、背部和颈部。
4.症状表现:
豆渣瘤一般不痛,但感染时可引起疼痛和红肿。
脂肪瘤通常无症状,除非其大小或位置影响其他结构或神经。
5.治疗方法:
对于豆渣瘤,若非感染或影响美观,可选择观察;如需治疗,一般通过切开引流或手术切除。
对于脂肪瘤,通常不需处理,但若长得较大或影响生活,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豆渣瘤和脂肪瘤都是常见的良性病变,通过了解其成分、外观、发生部位及症状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更好地进行区分和处理。如出现疑似肿物,应寻求医疗专业意见以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