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感染源头:麦粒肿通常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表面,当毛囊或皮脂腺开口阻塞时,细菌便会在局部繁殖,引发感染和炎症。
2.皮脂腺堵塞: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如果无法正常排出,会使得腺体内部积聚油脂和细菌。堵塞后,腺体组织容易受到感染,形成局部肿胀,进而表现为疙瘩。
3.免疫反应:感染发生后,身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大量白细胞涌向患处以清除细菌。这一过程会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并形成一个硬结状的疙瘩。
4.诱因:用手揉眼、佩戴不洁隐形眼镜或长期化妆未彻底清洁,会增加细菌进入毛囊或皮脂腺的风险。患者如果存在慢性眼睑炎、皮脂溢出过多或糖尿病,也更容易出现麦粒肿。
5.类型区别:如果感染位置较浅,在睫毛根部附近,形成的是外麦粒肿;若感染的是睑板腺深层,则形成内麦粒肿,两者均可能表现为眼睑上的小疙瘩。
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避免揉眼或使用过期化妆品,有助于减少麦粒肿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