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成因:
小儿近视主要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若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子女患近视的风险约为50%-60%;若父母一方高度近视,此风险下降至约20%-25%。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写字或使用电子屏幕是儿童近视的常见环境诱因。
成人近视往往是在儿童时期发展而来,多数情况属于屈光稳定后不再进展的单纯性近视。但部分成人可能出现病理性近视,属于高度近视的一种,其特点是眼轴过度延长,可能伴随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2.进展特点:
小儿近视通常发生在6-12岁之间,尤其在学龄阶段近视发生率明显增加,且进展速度较快,每年可能增长50-100度。
成人近视一般在18-20岁左右趋于稳定,若此后近视度数仍快速加深,需警惕是否存在病理性近视或其他眼部疾病。
3.干预措施:
对小儿近视的控制手段包括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持良好阅读习惯以及使用角膜塑形镜或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进行医学干预。
成人近视以定期检查和矫正视力为主,普通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对于高度近视患者,需要关注眼底健康,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视网膜脱离。成年人可选择激光手术矫正近视,但需谨慎评估适应症。
成人近视更加稳定,但需警惕病理性近视的风险,小儿近视则需要早发现、早干预以减缓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