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近视的机制: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长或屈光系统异常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对于已经出现的近视状态,目前尚无任何药物能够直接缩短眼轴或彻底逆转这一生理变化。
2.常见的滴眼液成分:
阿托品滴眼液:低浓度阿托品(如0.01%-0.05%)被证实对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有一定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放松睫状肌和抑制眼轴增长有关。高浓度阿托品存在明显副作用,如畏光、近距离视力模糊,因此临床上多使用低浓度制剂。
缓解疲劳的滴眼液:如含有维生素B族或润滑剂的产品,仅能舒缓因用眼过度而产生的视觉疲劳,但对近视控制并无显著效果。
3.使用限制:即使是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也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使用,因为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瞳孔扩大等问题。其他类型的滴眼液若长期滥用,可能破坏眼表环境或导致药物依赖。
4.近视控制的综合措施:目前有效的干预手段包括科学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合理用眼习惯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缓近视进展速度,尤其是在6至12岁这一关键年龄阶段。
预防和控制近视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单纯依靠滴眼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