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光形成机制:
散光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不规则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呈现对称的球面状态,但在散光患者中,这些表面可能更像一个橄榄球形状。当光线进入眼睛时,由于这些不规则的弯曲导致光线不能聚焦到单一的点上,从而产生模糊或扭曲的视觉效果。
散光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成人中,约有30%至40%的人有程度不等的散光,而在一些地区,这一比例可能更高。在儿童中,散光的发生率也较普遍,并且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变化。
2.远视形成机制:
远视通常是由于眼轴过短或角膜及晶状体的屈光力不足所致。这种情况下,进入眼睛的光线在视网膜之后会聚,从而导致看近物时模糊不清。轻度远视的人在看远处物体时可能没有明显问题,但阅读或进行近距离工作时可能会感到疲劳。
远视的发病率因种族、年龄等因素而有差异。在儿童中,轻度远视比较常见,并且随着生长发育,部分儿童的远视度数可能自然减少。严重的远视需要通过矫正来改善视力质量。
散光和远视虽然都涉及眼睛的屈光系统不正常,但它们的形成机制和表现症状有所不同。了解这些机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的视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