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病率增加:近年来,毛细血管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根据流行病学数据,约10%的婴儿在出生后几周至数个月内发展出毛细血管瘤。某些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可能与检测能力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这种疾病认识的增强有关。
2.出生年龄因素: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增加,而这些婴儿患毛细血管瘤的风险更高。统计显示,早产儿的毛细血管瘤发生率可达22%-30%。
3.遗传及种族因素:毛细血管瘤的发生与某些遗传因素相关。家族中有过类似病例的儿童,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该病在白色人种中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种族。
4.性别影响:女性婴儿患毛细血管瘤的概率显著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约为3:1,这表明性别激素可能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5.环境和母体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及母体条件,如妊娠高血压、胎盘异常等,也被认为与毛细血管瘤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毛细血管瘤逐渐增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医学进步带来的诊断增加、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潜在的环境和遗传因素。加强监测和早期识别可以帮助更好地管理此类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