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病因:小麦面粉过敏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小麦中的蛋白质(如麸质)产生异常反应而引发的。这种过敏与乳糜泻不同,后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症状:通常在食用或吸入小麦产品后迅速出现,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胃肠道不适,如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3.诊断:诊断通常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及食物激发试验来进行,以确认对小麦蛋白的过敏。
4.管理措施:
饮食控制:完全避免含小麦的食物是最有效的方式。需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隐藏的小麦成分。
替代选择:可选择使用其他无小麦的谷物,如米、玉米、燕麦(确保无小麦污染)、藜麦等作为替代。
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可以帮助缓解轻微症状。在严重过敏反应时,可能需要携带并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5.预防措施:在可能接触到小麦粉尘的环境中(如面包房),应该佩戴口罩和护目镜以降低吸入风险。定期检查食物及生活用品,保持警惕。
通过细致周全的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小麦面粉过敏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