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胃黏膜病理性萎缩是指胃壁内的腺体减少或消失,同时伴随纤维化和炎症。根据严重程度,通常分为轻度(即一度)、中度(即二度)和重度(即三度)。一度萎缩意味着胃黏膜的损害较轻,多数情况下不会产生明显症状,属于早期改变。
2.病理性萎缩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饮食)以及慢性炎症等相关。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萎缩性病变风险增加2-6倍,因此确诊后建议排查是否存在这种感染。
3.不同研究表明,轻度萎缩并非直接癌前状态,但若未加以控制,部分患者会逐步进展至中重度萎缩,甚至引发肠上皮化生,这将显著增加胃癌风险。数据显示,重度胃萎缩者的胃癌风险可提高至普通人群的3-10倍。
4.建议这一阶段做好规律随访,一般每1-2年复查胃镜,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调整频率。同时应优化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心理压力平衡等。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尽早根除。
5.在症状出现之前,轻度萎缩多是隐匿性的。常见的症状可能包括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嗳气等,但这些表现并无特异性。必要时,医生会根据胃镜和活检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需按时复查,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进展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