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镜检查后大便出现血丝的原因是什么

2025-02-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肠胃镜检查后大便出现血丝的常见原因可能与检查过程中机械性损伤、局部黏膜刺激或潜在病变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1.机械性损伤

肠胃镜检查需要将内镜通过食道、胃和肠道送入消化道,尤其是结肠镜检查时,可能会导致局部黏膜轻微擦伤或小血管破裂。这种情况下,少量血丝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一般会自行恢复。

2.活检或治疗操作

检查过程中,如果进行了黏膜活检或息肉切除等操作,创面可能会有少量出血,表现为短时间内大便中带血丝。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出血量较多或持续时间超过两天,可能提示异常。

3.术前肠道准备

为了获取清晰的检查视野,肠胃镜检查前通常需要服用泻药进行排空。频繁排便可能使肛门或直肠组织受到刺激,引起轻微损伤,从而导致血丝出现。

4.基础疾病影响

如果原本存在某些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痔疮或息肉,这些病变可能因检查引发轻微出血。另外,部分胃肠道肿瘤或糜烂也可能在内镜检查后加重症状,出现血丝。

5.药物因素

部分人在检查前后服用了抗凝药物或其他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表现在大便中血丝的出现。

若血丝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就医,以明确原因和采取适当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