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观察: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在无症状情况下只需定期随访和影像学监测。临床上,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MRI检查,以确认病情是否稳定。
2.药物治疗:如果出现疼痛,可以考虑使用止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类固醇来减轻炎症。
3.微创介入:若瘤体引起神经压迫或骨质破坏,介入性治疗如注射硬化剂或选择性动脉栓塞可以减少瘤体供血,从而减小其体积。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中小型瘤体。
4.手术干预:对于较大、引起严重神经症状或有出血风险的血管瘤,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但手术风险较高,应仔细评估。
5.放射治疗:在无法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时,放射治疗可作为一种选择,通过辐射缩小瘤体。
这些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风险和适应症,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由专业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做出判断,多学科会诊是较为理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