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脑脊髓炎,通常通过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其初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等类似感冒的表现。
2.在疾病的进展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比如焦躁不安、恐水、恐风、肌肉痉挛等,而非皮肤症状。
3.狂犬病并不会直接导致皮肤上出现小水泡。如果在接触可疑动物后发现手上或其他部位有小水泡,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过敏、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如疱疹)。
4.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极高,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在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进行暴露后疫苗接种。
如果皮肤上出现小水泡并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避免忽视任何来自潜在病源动物的伤口,即使看似轻微,也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