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选择合适的器具:熬药通常使用砂锅或陶瓷锅,因为这些材质能均匀传导热量,并且在加热过程中不会与药材产生化学反应。金属制品如铁锅或铝锅不建议使用,以免影响药物成分的稳定性。
2.药材准备:根据药方称量药材,将其清洗干净。有些药材需要浸泡,如矿石类和贝壳类,可以提前用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
3.加水量的控制:通常每剂药材加入冷水约为药材体积的4-6倍。不同的药材可能需要不同的水量,可以依据具体药方进行调整。
4.控制火候:开始时应用大火煮沸,然后转为小火慢煎。大火可以迅速将温度提高至沸点,而小火则有助于稳定地释放药效。熬药过程中应保持微沸状态。
5.时间的掌握:一般情况下,第一次煎煮需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15-20分钟。对于滋补类药材,熬煮时间可适当延长。
6.药液过滤:每次煎好后,需将药液滤出,并将滤出的药渣再次加水煎煮,通常煎2-3次,每次煎取的药液合并后即可服用。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更好地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熬煮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多蒸发导致药液浓缩过重,影响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