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皮肤类型:
皮肤类型分为六种(I型至VI型),I型最浅,VI型最深。较深肤色容易吸收更多激光能量,导致灼伤风险增加。
I型和II型皮肤可以忍受较高的激光功率,而IV型至VI型皮肤需要较低的功率来避免色素沉着或烧伤。
2.毛发颜色和密度:
深色粗壮的毛发吸收的激光能量多,需要适中的功率以破坏毛囊,同时避免对周围皮肤造成损伤。
浅色细软的毛发吸收激光能量少,可能需要增加功率,但过高的功率会增加灼伤风险,因此需谨慎调整。
3.设备参数和测试反应:
不同激光设备有不同的最大功率输出范围,使用前需参阅设备说明书。
在正式治疗前,应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根据皮肤反应(如红斑、灼热感)逐步调整功率,确保安全有效。
4.个体差异和治疗区域:
个体间耐受度存在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反馈调节功率。
面部、腋下等敏感区域需使用较低功率,而腿部等耐受力强的区域可适当提高功率。
激光脱毛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指南,及时观察治疗反应,逐步调整功率,保障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