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的作用,常用于少阳证,如发热、寒热往来等。
2.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湿热内蕴及肺热咳嗽等。
3.半夏:化痰止咳、降逆止呕,多用于痰多咳嗽、呕吐等症状。
4.生姜:温中止呕、解表散寒,常用于胃寒呕吐及风寒感冒。
5.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帮助缓解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等。
6.白芍:柔肝止痛、养血调经,适用于肝气不舒引起的疼痛及月经不调。
7.枳实:破气消积,用于食积腹胀及便秘等症状。
8.大黄:攻下通便、清热泻火,对便秘、腹满等有显著疗效。
大柴胡汤常用于治疗兼有胁痛、便秘、口苦、心烦等症状的疾病。同时,它也能调节肝胆功能,促进消化,改善消化道不适。在使用时需注意因本方含有大黄,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