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诊断和评估:
血管炎的确诊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沉和C反应蛋白,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炎症活动。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或MRI,以及组织活检可能也会用于确认诊断和评估受累部位。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通常是初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助于快速控制炎症。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常用于长期管理以减少复发风险。
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在某些类型血管炎中显示出良好疗效。
3.支持治疗:
疼痛管理:非甾体抗炎药或其他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补充营养:确保均衡饮食,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和钙以应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定期随访:通过定期检查监控疾病进展和药物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预防和护理:
避免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如接种疫苗和保持个人卫生。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总体健康状况改善。
血管炎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监测和早期干预是关键,任何新的症状或不适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