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发病机制:心肌梗塞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溃疡引起,形成的血栓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2.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常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猝死。
3.诊断方法:通过心电图、血清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MB)和影像学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确诊。
4.治疗手段: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至关重要,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并改善预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