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操作不当:
留置针插入过程中如果角度错误,容易刺穿血管壁,导致渗液形成鼓包。
插入深度不够,针头未完全进入血管内,导致药液漏出血管外。
2.血管条件差:
血管脆弱、弹性差,容易被针头刺破。
血管较细,容量有限,容易因药液输注过快而鼓包。
3.患者活动过度:
患者肢体频繁活动,导致留置针的位置发生变化,引起渗液。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局部血流不畅,增加鼓包风险。
处理方法:
1.定期观察:
每次输液前后需检查留置针周围皮肤状况,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现象。
发现鼓包时,立即停止输液,采取相应措施。
2.适当固定:
使用专用胶布或绷带将留置针固定在手臂上,避免因活动造成针位置移动。
保持固定松紧适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3.及时更换:
留置针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长期使用会增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风险。
发现鼓包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更换新的留置针。
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对于避免并发症非常重要。定期观察、适当固定和及时更换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