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胆红素是血液中的一种黄色色素,主要由红细胞破坏后产生。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水平在0.3-1.2mg/dL之间。如果总胆红素水平超过这个范围,则称为胆红素偏高,也即高胆红素血症。
2.胆红素偏高可以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两种类型。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偏高通常反映肝脏或胆道系统的问题,如肝炎、肝硬化、胆管阻塞等。而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偏高则多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情况。
3.高胆红素血症的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尿液暗黄、大便颜色变浅、恶心、呕吐、疲劳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4.治疗方案依据引起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而定。例如,对于由于溶血性贫血导致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需要治疗基础疾病或进行血液输注。对于由于肝脏疾病导致的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需要抗病毒、抗炎以及保肝药物治疗。
5.在一些情况下,没有明显症状且胆红素轻度升高,可以通过观察和定期检查来监测病情,而无需立即治疗。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过量饮酒,有助于维持肝脏功能并防止胆红素异常升高。